NEWS
新闻动态
|
北京公园分类分级 | 社区公园:市民身边的绿色之窗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最小的单位,却是连接城市居民的最大公约数。根据最新印发的《北京市公园管理分类分级管理办法》,社区公园是指占地在0.5至1公顷之间的,具有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活动场地,主要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就近开展日常休闲活动服务,侧重开展儿童游乐、老人休憩健身活动的公园。截至2023年初,《北京市公园名录》已有318个社区公园建成登记在册。 社区公园装点着城市的缤纷色彩,也开辟出广阔的生活空间。今天,人们的日常生活正与城市公园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,茶余饭后,社区区民散散步、打打拳、跳个舞,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。从早到晚,社区公园里的鸟语花香,滋养着都市人的心灵。 作为一处公益性与观赏性兼具的公共空间,社区公园更搭建起邻里关系的沟通桥梁。平日里,大家会因为忙碌的工作,而很少有走家串户的机会。有时候,可能同一楼层的邻居,都不过是见面点头的泛泛之交。社区公园的普及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也让社区生活变得有滋有味。有树、有花、空气好,累了还可以坐下小憩。有这样方便可及的小公园,下班之后,邻里之间就更愿意三两结伴,一起健身锻炼、一道休息闲聊。花鸟绿植相伴下,大家从陌生到熟悉,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、聊不够的家长里短。看似寻常的风景,融洽了邻里关系,和谐了社会环境。 城市中,人流物流的大规模集聚,造成“热岛”“干岛”等气候问题频发,常常是中心区域温度过高,城市郊区湿度不足。通过树木花草叶面的蒸腾作用,占地小小一处的公园,就能有效起到降低温度、调节湿度的气候改善功效。新鲜的空气、宜居的环境,提升了人们生活的品质。 今天的北京,社区公园不仅丰富着人们日常的生活,更是北京花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有研究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包含南礼士路公园、广宁公园在内的四家社区公园,仅自生草本物种就发现了38种,其中,菊科占据显著优势物种定位,北京绿化公司种植的乡土植物占比达78%。社区公园的植物景观不仅观赏性十足,更彰显了地域性的植物景观特色。 北京拥有的318处社区公园,大同小异,却又各具特色,以康体、绿化为导向,服务着广大首都市民的日常游园需求,为市民提供便捷、舒适的公共空间,提升广大市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 东城区地坛园外园社区公园,2002年改建自和平西街和地坛公园东侧围墙之间的棚户区,并于近年北京绿化公司完成了设施改造,占地面积6.05公顷,绿化覆盖率达99.87%。设有天人合悦,坛垣春秋,金翠双辉,芳泽泉涌,四个风景各异的景区,处处草清树绿,鲜花盛开,叠石弄姿,与园内苍松翠柏相互呼应。点缀其中的小品雕塑,也集中放映了地坛的历史人文特点。园内设还有羽毛球场、乒乓球台等康体设施。现在的地坛园外园,不仅保障为老、为幼服务,更保留了特色突出亮点,营造历史、自然、人文的宜人环境,满足了周边居民“一老一小”就近游园的多样化需求,打造成为全龄友好社区公园。 南礼士路社区公园位于西城区南礼士路大街东侧、西二环路西侧,建成于1960年,占地面积2.11公顷。园内主要路面由大理石铺装,有广场、小品、健身区、儿童活动区,配有座椅、果皮箱、路灯、喷灌等设施,园内环境优美、清新整洁,是居民休闲的好地方。 古城公园是1981年石景山区建设的第一座居住公园,被誉为“楼群之花”。公园占地2.33公顷,分儿童游戏区、中心雕塑区、揽霞滴翠广场和花卉盆景区。儿童游戏区设在主门区近处,方便游人出入,为不同年龄的孩子设置了非机动活动器械;中心雕塑区是全园的构图中心,游廊环抱的“母与子”雕塑,点出了公园的主题,富于美感,成为公园的标志;花卉盆景园有北京绿化公司种植二十余载的花中之王——牡丹和芍药和花窗、景墙交相辉映,共同构成了盆景观赏区。 北京的社区公园,不仅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社区文化良好的载体,也是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功能场所,更是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参与场所。 下一步,社区公园作为根据《北京市城市规划(2016-2035)》中“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”规划,以及“全域森林城市”和花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北京的社区公园规模将向着能够服务更广大市民,以期实现“出门有绿平”的美好愿景不断发展。
|